做为保障的条件下,做为一个粗人身为一个武夫出身的陈友谅在军舰方面确实是下足了工夫,一切的努力可谓用心良苦,做为一军领袖的陈友谅对于水军的建造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觉得如果陈友谅生在当代,必然可以为我们的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他卓越的贡献,因为这样一个在当时军工基础实在落后的年代,敢将船只造成这么大这么高还这么强并且有胆略有气魄将它扔下江的人实在没有几个。
而在一切都做好之后,陈友谅一边紧抓士兵训练的同时,已经吸取龙江战役教训的陈友谅并没有着急发动再一次的军事攻击。
而是在暗中等一个机会。
等一个在他看来可以将朱元璋这个瘪三一举击垮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并没有让他等的太久。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1年),也就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龙江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年,也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小范围的军事摩擦不断进行中的第三年,面对着全国上下不断发起的红色起义愤怒至极的元军决定不再坐以待毙。
身为元顺帝的妥懽帖睦尔命令全体将士重振雄风,在身处元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元朝大军对起义军进行军事镇压。
首先镇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