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在拍摄《蜘蛛巢城》时,为了追求真实,黑泽明让真的神箭手去射主角;拍《战国英豪》时,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国与地狱》时,因为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镜头,他最后把人家二楼拆了;而在拍《德尔苏·乌扎拉》的时候,因为他嫌弃马戏团的老虎“目光呆滞”,摄制组不得不去西伯利亚捉了一只小老虎,花费大量津贴将老虎养大;他甚至不允许演员修改台词,连把“这真好吃”改成“这挺好吃”也不行……
你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拍好电影,但是换个角度,也说明他是个典型的“导演中心制”者。
……
何谓导演中心制?
导演中心制,是以导演作为电影制作核心的制度,与之对应的是制片人中心制。
直至今日(1998年),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影片执行的仍是导演中心制,所谓制作人只是一个头衔;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国外电影则普遍采用制作人中心制。
很难说两者孰优孰劣。制作人中心制固然更适合市场化运作,但是也会削弱导演的权力,使得影片失去导演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这里不讨论这些,只是为了说明一点——黑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