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标、承受指标投影的投影面 (即晷面) 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最常见的设计,也就是最普通的,就是所谓的庭园日晷。就像现在区府广场的这个日晷。
这是以前的土元城和荻家庄,都没有出现过的东西,以前的他们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休息,完全没有什么时间观念。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种计时法,称之为‘漏’,即刻漏制记时法。
将一昼夜平分为一百个等分,也称百刻记时制。昼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从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组合。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
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最后再根据各个区域不同,在定其刻数,(以我中华为例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昼夜共有二十四份,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
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