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其实这须弥界,就是大乘佛教囚禁小乘佛教教徒的“囚笼”。
小乘佛教,只是大乘佛教对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的‘贬称’。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
大乘佛教脱胎于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佛法,而小乘佛教仍然坚守传统的佛法;所以小乘佛教,只是大乘佛教对这些教派的贬称,其实人家自己的名字叫做‘上座部佛教’或‘声闻佛教’,人家可不接受什么‘小乘’的称号。
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是多佛菩萨的信仰,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阿弥陀佛佛、弥勒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及四大天王等。
小乘佛教说六识,大乘佛教讲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再加意根(末那)识、如来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