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考虑。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最后,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
等李明收笔放好,古汉年凑上前去一看,不禁地暗挑大拇指。不用了拿起来看,古汉年就知道这些字每个都是力透纸背,或潇洒漂逸,或气势如虹,或古朴凝重,或若隐若缺……
李明写得字体依旧是大篆,当古汉年推敲出他写得是什么内容后,不由得再一次对他心悦诚服。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