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对于天地来说实在是不足道,便告诉后人他们死后不用留排位。
后世子孙自然不敢忤逆先辈们的意思,只是后辈之人总会怀念先人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们仍旧给先人们立了牌位,只是上面没有具体写上他们的名字,统统用仁济村大德代替,一共立了十个牌位,每个牌位都是用石头刻成,放在最上方。
紧挨着牌位的是用石头雕刻成的一个香炉,香炉中还插着三支石香,这样就相当于时刻在供奉着先人。
而仁济村也始终遵守这样的传统,没有人去祭拜他们,只是把他们放在心里,时刻不敢忘记他们的功德。所以祠堂的真正的牌位是从木柜从上到下数第三行开始的。
仁济村从古至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如果每一位逝去的先人的牌位都摆在上面,纵然是再有更大的一个房子也是放不下的。
所以仁济村便有一个规定,凡是一辈之人都去世时便选出他们中贡献最大的一位留在祠堂里,其他的则有个人的后世子孙请到家里去供奉,也就是说只要同辈之人还有一人在世,那么大家的牌位都在上面,这种规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一直延续到今天。
拜过女娲娘娘之后王明又抽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