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了菜,与孩子一起回到厨房吃去了。
于是几人继续吃吃喝喝,枫卿童问了该问的,认识到自己如今也无能为力,就有些意兴阑珊了。好在王燧一直在活跃气氛,天生有一副八面玲珑的好心肝,在这种小酒场一样游刃有余。枫卿童不得不佩服,王燧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压迫和锤炼,才会有如今这百面面具,你甚至不知道,哪一面是真实的他。当初那个云淡风轻,城府深沉的隋氏,和今天这个称兄道弟,吹牛打屁的痞气后生,究竟哪个才是真的?
宾主尽欢,枫卿童在王燧的加工下,成了准备在这里开办私塾的先生。期限定了个五年到十年,或者就
不来,反正是闲扯的,也就没个期限。于是枫卿童得了个和王燧一样的“先生”的称呼。
下午出了些日头,酒足饭饱的王燧搬了个凳子,就干脆在院子中晒起太阳,拿着竹签子剔牙,完全没有走的意思。苏尚清见了,也就陪着搬了个凳子,坐在他身边。
枫卿童有些生气:
“还不走?赖在这里影响人家做活计!”
王燧懒洋洋瞥了眼枫卿童。这时,厨房里传来喊声:
“没关系的,春耕还不算忙,我们也借着机会歇歇,多坐会儿不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