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也从这个世界上蒸发了。
藏在亲戚家的郭本华成了孤儿,怀着对日本鬼子的刻骨仇恨,成了当地游击队的小通讯员,他机智勇敢,加上自己识字有点文化,进步很快。有一次,他在送信的路上,恰好碰到鬼子设点盘查,他机智地顺势抓住一个大人的衣角,巧妙地躲过鬼子的盘查。
拉住的这位大人便是郭老师的爷爷郭松林,当年他要饭回来的路上,也恰好路过盘查点,郭本华趁势本能地这么一拉,拉出了两人彼此的一段感情,过了盘查点,郭松林与郭本华攀谈得知,郭本华原本与自己是本家,按辈份,郭本华比郭松林免一辈,自然称郭松林叔叔,事后两人便成了忘年交,对于孤儿郭本华来说,这位叔辈就是自己的长辈,只要经过郭松林的村庄,自然就会到郭松林家看望,郭松林真的将郭本华当成了自己的亲侄子。
随着年龄的长大,郭本华已经由通讯员变成了一位游击队战士,他不敢忘记自己与鬼子的仇恨,于是借用抗倭英雄戚继光的一个戚字,将自己改成了戚本华,誓将鬼子赶出中国。由于他作战勇敢,加之认识字,很快成为游击队中年轻的政委,后来编入八路军正规部队,成了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解放后,几经周折,从部队转到地方成为该县的一县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