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有些距离,可借助侠义榜,日后步步高升,指日可待。
书生抬起头,喘息着,走上前,遥遥就是一礼:“多谢两位兄台相助,我戴风青此番大恩,无以为报,不知二位可否移驾寒舍,稍加一叙,我家虽贫寒,入不得眼帘,但也是一番心意,两位可否答应。”
“风清洋溢,草长莺飞,你的名字还是有些道理的。”丁耒道。
“这位兄台也是我辈中人,学究如何?”书生戴风青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知己同僚。
丁耒摇头笑道:“我已退出了文坛,如今潜心习武,如今朝野内外,都尊崇武功之道,什么学识,书本,文化,于当今之世来说,实在入不得大堂。纵然我也有心继续,但眼下经历变故,加上过往种种考科举被拒之事,早已看透这世间。”
“原来如此。”戴风青也是一脸惋惜,“你这番说辞虽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无书不欢,无书不乐,我如今二十岁余,已经考中了秀才,再中了举人,我就有机会改变命运。”
“谈何容易?”丁耒摆首一笑,“我曾经用功多年,却依旧未能考取秀才,无奈之下,寄心于武学,如今看来,倒是比学文化轻松,甚至也能圆我悬壶济世的梦想。”
“那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