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光影年代 >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被截胡(1/5)
    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很难控制,一方面是因为审查,另一方面,稍不注意,就变成了一种灰色的自我表达。
    现实很压抑,我们生长在变革时代,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如果只关注地狱的部分,当然也可以,你会收获小众的呐喊,甚至很有可能因此斩获西方媒体的盛赞——你拍出的东西迎合了他们的臆想!
    但小众始终是小众,电影毕竟是大众审美!
    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其实很多现实主义电影都是利用人性而已。
    回到吕潇然,打拐题材,你怎么拍?
    漫漫寻亲路?
    亦或者从‘产业链’角度揭示?
    很容易拍成纪录片!
    只有遇到合适的契机,合适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才会引起公众的注意!
    比方说《亲爱的》原型:江苏农妇高永侠辛辛苦苦抚育了一名小男孩,视如己出,结果被男孩的亲生母亲找上门来,才知道这是丈夫生前在深圳偷拐回来的。另一方面,男孩的亲生母亲苦苦寻找了四年、也恨了四年,真的见了高永侠这“人贩子”,却恨不起来…
    ……
    董评是保利华亿的董事长。
    投片子的眼光又毒又准,黄忠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