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光影年代 >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八月末(5/5)
内,吕潇然领着一帮人正在跟史蒂文·奎里探讨3D电影的拍摄方法。
    史蒂文·奎里是《阿凡达》的视觉特效师,他对3D拍摄很了解。
    主要是不方便。
    器材和硬件特别大!
    3D支架加摄影机很大很重,要四到六个人才抬得动,每次改装、换镜头都是很难的事,要重新调校焦距、IO。
    每拍完一个镜头就重新调校一次,每次要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多小时调整3D系统,机器太大,一般的移动车不能升降,从一个点搬到另一个点需要工作人员用铁管把摄影机抬到架子上才能开始拍。
    3D拍摄,绝不仅仅是用一个支架,调整好摄影机这么简单,还包括镜头的移动、景深的把握、构图的设定,以及八秒长度一个镜头的理论等等,其实需要学习的技巧很多。
    不止吕潇然要学,整个团队都要学!
    因为掌控机器的是摄影师,不是吕潇然!
    按照标准配备:一个摄影组有一个掌机、一个跟焦员、一个摄影组的头、四个小工负责打拍板、挡反光等;另外有一个部门就叫3D组,他们负责架起摄影机、云台、接线等等,也要4个人;还有移动组,管大炮,移动车等摄影机移动器材,要8个到12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