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光影年代 >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最佳导演(3/8)
    众所周知,戛纳电影节每年都有不同的评委会组成九人小团体。
    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导演,编剧,演员,甚至作家。
    1960年戛纳,大名鼎鼎的费德里科·费里尼凭借《甜蜜的生活》拿下了金棕榈,就是评委会主席作家乔治·西默农的强行力挺。
    看完《甜蜜的生活》后,他就将电影节总干事罗贝尔拉到一旁说:“对我来说,唯一得金棕榈的只能是《甜蜜的生活》。我看见了电影界正在发生最伟大的革命,如果评委会不跟着我选,我马上就回瑞士!”
    罗贝尔一听就慌了,只好尝试说服评委们,将金棕榈授予费里尼…
    这么说吧,你想在戛纳拿奖,除了有片子质量做基础外,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评委喜欢你的片子,还有,喜欢你片子的评委一定要够强势,最好是英语好还能吵。
    阿巴斯力挺《戏梦人生》,但是其他评委不喜欢,有人表示《戏梦人生》这个片子人脸都看不清,什么玩意,阿巴斯一通狂喷,然后《戏梦人生》拿了评审团大奖;
    2001年那届,《穆赫兰道》大家都看不上,杨德昌急了,你们太不识货了吧,这么好的电影居然看不上?
    杨德昌脾气硬,英语又爆好,最后《穆赫兰道》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