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也都尽数回到了纳闽,而除了伏波军中的精锐,一般的归化民也很难接近海上的禁地,这也是元老院的有意为之。
但是,如果使用土著的船只或一般的广船、福船又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保障。
…………
‘左舷一号,放……’
‘左舷二号,放……’
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思礼港中最靠里一处的干船坞中,直到号子声喊到了第十下,用以固定住船身的缆绳才全部被解开。
四周施工用的脚手架已经拆除,船坞闸口涌入的海水与岸上庆祝的人群相互辉映,直到两艘被渐次抬高的船体平稳抵达了设计的水线,喧天的音乐也随之响了起来。
不过是两百余吨的排水量,即便在此时的南中国海,也只能算作中型船只。而且以之前工部的各种试作,也不算是最大的两艘,至少比起专门设计用来运奴的船只来就要小上一倍左右,但是一正一副却是此次北上的交通依赖。
因为不用装载多少货物的缘故,中西合璧式样的帆船将设计要点都放在了安全性上。如何保障在风浪中顺利航行以及面对海盗和敌对军舰时能够顺利摆脱的自持力才是元老们更为关注的焦点,船体的外观虽然介于福船与西式船只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