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的技术实力有机会得到官方的认可,既然古往今来军火生意都是最赚的一门营生,这样的机会也就需要紧紧抓住了。
只是一直一言未发的杨按院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折扇,开了尊口,“这火枪好则好矣,只是不知所费几何?还望王东主以实告知。”
‘这玩意挺贵吧?’这是王星平从杨鹤话中听到的反应,可惜这一回要让巡按相公失望了。他早有准备,既然是一桩买卖,哪有不注意成本的道理,不然张鹤鸣敢买他也不敢卖啊。
清了清嗓子,王家少爷开始说起自己的生意。
“按院也许知道,寻常的鸟铳本朝工部造价在三到五两,具体当以铁料和工价折算。先说这铁料,过去所用铁料虽出自官营铁厂,但锻打往往不够精细,钻膛又难免不妥贴,这些都是积年的手艺,可巧我这铁场中的丁师傅便是个好手,他带出来的徒弟手艺自也不差,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手艺才能保障枪身锻打后的质量。”
三到五两的造价其实也有些微妙,按照工部的法子鸟铳的造价当在五两五钱,但几十年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并不是不能降低,只是这话也就私下里大家知道罢了,公中这样的都算潜规则。
其实采用子母铳的设计对于鲁密铳在远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