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那么傻?有空他们不会多种些粮食,甚至就算赋闲在家里,也总比到工地来无偿地付出和劳动要强得多吧?
当辛献为大型渡槽建设的前景担忧的时候,琴音是在公社的广播里与观众互动起来。琴音将山区干旱的历史、现状,将国内红旗渠的榜样,以及临江县的财政困难等都讲清楚后,希望凡有疑问的群众,都可以通过来信反映,广播中会及时回复。
要知道此时的人们没有其他通讯方式,只能通过写信反映情况。琴音于是在公社广播站设立了专门的信箱,每天准时开箱,解决疑难。
辛献了解到琴音为渡槽建设设立专门信箱解决疑难后,也想了解多些群众的想法,便批示肯定了琴音的这项工作。同时,要求公社配合广播站,及时将群众的来信内容抄报县里。
但是,多少天过去了,没有一封群众来信。是群众没有疑问吗?还是他们根本就不打算理会渡槽的建设?辛献心里更加没底,也更加不安。人民群众就是我们成就一切事业的可靠支持者,如果他们根本不理会,那将会一事无成。
还是放心不下,辛献想再次到村里调研,但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根本无法安排。不得已,他亲自打电话到公社,让琴音尽快到一些村里采访村民,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