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穷,我可不想家里再出一个这样的人。也不同意琴音高考。
琴音没有争辩,她在省城的时候,早已经将奶奶和母亲要说的话,猜了个大概。今晚真听见奶奶和母亲这么说了,倒也不足为奇。她默默地吃完饭,替母亲收拾好碗筷,便点了煤油灯,独自看书。
隔壁阿桂听说琴音回来了,便过来串门,将李非、林前他们报复王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琴音。阿桂本以为琴音会说痛快,会高兴,没想到琴音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只是淡淡地说:“真没出息,搞来搞去,怨怨相报的,最后还不是一个凡夫俗子?有本事就做大老板去,做经济特区的开荒牛去。”
阿桂见琴音并不想听报复的事,便转移话题,问琴音出去省城一趟到底打探到什么路子。阿桂的问题,勾起了琴音的回忆和思考。琴音滔滔不绝地讲着省城郊区的农民,养鸡的,养猪的,种菜的,运输的,反正什么都能赚钱。
阿桂听得很入迷的样子,似乎他就是那些养鸡的、养猪的一样。听完了还不过瘾,问道:“为什么同样是农民,同样是养鸡、养猪,他们能赚钱,我们只能维持生活?”
琴音回答:“人家那是专业养殖,要学习一些养殖技术的,我们那是农家随意养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