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一毛钱一小碟子咸菜,价格便宜。在这里吃过都说好,比在县城和其他地方的饭馆要实惠。
一天下来,琴音悄悄地计算了一下,营业额竟然有十八元之多。再想想当时供销社陈姨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三十元,琴音喜出望外,她为自己的这个行当十分满意和自豪,既能赚钱,又能学习,两不误。
琴音开饭店的地方位于通往县城的路边,平时除了早上和傍晚两个高峰期,店前的行人和自行车铃声,其他时间段除了来喝粥的人外,基本上是清静的。又由于琴音每餐只煮一大锅蕃薯稀粥,卖完即止,所以每餐真正用于经营的时间并不多。琴音可以利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很多。
像琴奶奶那样的老人家,最能唤起琴音的同情。饭店开张还没几天的一个中午,琴音猛然发现两个穿着蓝色大帕衫,柱着拐杖,背还有点驼的老年妇女在路上慢慢腾腾地往县城方向走去。
琴音眯眼看了一眼天上的烈日,脑海里浮现出奶奶的样子,立即跑上前去,扶着两名老妇人到店里歇息,免费提供蕃薯稀粥。两名老妇人高兴得笑眯眯的,不断夸奖琴音有菩萨心肠,将来会有好报的。
俩妇人一边喝粥,一边讲着哪个村哪个人孝顺老人,后来得了好报;哪个村哪个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