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参加高考前后,也是农忙时节,山区处处,都是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的农民们忙着收割的忙碌身影。渡槽建设工地却没有停工,数以万计的民工正在自觉地加紧施工。辛献通过广播说,农忙时节,工地的人们没有回家收割自家的水稻,而将满腔热忱贡献给了造福子孙后代的渡槽建设,现在我们离全面完工已经不远了,但愿下一个耕作季节就能将源源不断的水引向高山,让老百姓安心地生产生活,尽快实现温饱。
与此同时,县里运往工地的水泥、钢筋、木板、铁制工具等等,一大批物资需要管理、调配和合理安排使用。尤其是水泥、土石方和搅拌机的需求量很大,水泥的供给不足,工地听取民工们的意见,安排一批工人,临时制造水泥,就地供给工地使用。据说,不但节省了许多费用,还省去运输和采购成本,效果很好。
不久,辛献召集县委在工地召开现场会,讨论决定整合零散的各方资源,建立一家建材厂,统一管理水泥生产、材料供应和调试管理。此举很快便获得通过。至于新成立的建材厂厂长人选,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于安。于安原先就是负责工地的指挥调度的,对于各类建材的需求、供应和使用了如指掌,成了厂长的不二人选。于是,县委决定,由于安兼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