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后,若是还有空闲,就依着他们在奏疏上所言,替他们评定裁决一下。
他的文学功底还是不错的,这无数辈子积累下来,无论你是平庸还是杰出的人物,都足以变成一个大儒了。
他只是随手而为,但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成了陛下圣明的又一佐证了。
乔衡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也不嫌弃他们进度慢,甚至还遣人安抚他们,让他们不要急慢慢来,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先暂作搁置。
反正这类书籍不是他所需要的,他们修得再慢也无所谓。
花家三郎身为户部侍郎,他知道皇帝非常重视此次修书之事,而且他也觉得修书是一件好事,便写信回家,把家中的一部分书也捐赠了出来。
朝中官员像他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一些武林世家也凑了个热闹,捐出一部分已经看过的且留下抄本的书,然后换取一个好名声,又或是向皇帝讨一个修书名额,这买卖不赔。
自从乔衡那一个命令颁发下去以后,各大镖局接了不少运送书籍、竹简一类物事的单子。
这来来往往的镖局队伍,勾得不少江湖人动了歪心思。
古代识字率低下,中下层江湖人士里更是不识字的占了多数,他们看不懂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