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风波诡谲之时,群臣要么参与缠斗,要么明哲保身,最先想起权策,上书为他求情的,竟是仅有一面之缘的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
此老刚直峭拔,不信流言,奏疏中将权策为人处事秉性剖白一番,最后竟说了一句,“……所谓有才能者可用,知孝悌者能制,权策兼而有之……臣闻,丽景门捕拿权策,兴师动众,洋洋数百人,窃以为大可不必,似权策此等样人,不须枷锁官差,只须义阳公主府有血亲在,只须忘情谷有佳人在,其人必束手就缚……臣又闻,有司参奏权策为父掩盖罪证,屠杀叛逆,窃以为,此事非罪,乃功也,以其孝义之身,本有亲亲相隐之责,为忠天后,乃敢忤逆亲父,如此观之,权策乃大忠大孝也,又有何罪?伏乞天后明察”
武后令杜审言在武成殿常朝议事之时,当众宣读此奏疏。
杜审言夷然不惧,语调铿锵,读自己的文字,读得横眉立目,正气浩然。
“众卿有何高见,奏来听听”武后凤目横扫,群臣反应尽收眼底。
苏味道再次当先,“臣附议,权策之罪,毫无实证,观其行事文章,乃忠孝之人无疑,正如他所说,百善论心不论行,万恶论行不论心,权策有善心而无恶行,不当再受羁押之苦,请天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