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城殿,西配殿,鸾台衙署。
这座越发冷清的中枢官衙,今日像是开了锅一般,沸腾了。
新安县公、鸾台侍郎权策坐衙,发布了他就任鸾台侍郎以来的第一条政令。
“为协力朝政,匡补不足,行拾遗补缺之要义,自即日起,复用原门下省行事章程,凤阁诏令、政令,概须严加核查,便是句读不通,遣词不当,亦须退回重拟,决不可轻易放纵,得过且过,尚书省各部寺政务文牍,有逾期不报,有事后再补,一律空悬在案,不予签押,录名担责之衙署官员,行文有司,于钱帛支用、升迁磨勘等事中,酌情惩戒”
“鸾台之中,有官佐行事不谨,违背令谕,以渎职论处”
政令出自权策签押房,本堂鸾台舍人王璲亲口宣达,并拟成榜文邸报,张贴在鸾台各处,呈送给政事堂、凤阁和尚书省诸司。
鸾台上下哗然一片,各方反应,对比鲜明,六名给事中大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口中感慨议论,瞧着热闹而已,亲附权策的上下人等欢呼雀跃,激扬不已,高呼鸾台守得云开见月明,复兴在即,另一边亲附王方庆的,则是不为所动,冷眼旁观。
左谏议大夫郑坚、右谏议大夫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