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干净了。看清眼前站着三位衣着华贵的公子,他有点不好意思,想要把绢帕还回去,可绢帕已经脏了。桓伊蹲下身说:“老人家,你留着回家洗净用吧。”老者哪里见过这等上好的绢帕,急忙叠好揣进怀里,连声道谢。桓伊借机和老者攀谈起来。
老者见有人对碑刻感兴趣,顿时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起来:“这碑刻可是讲究的活,石碑呢分碑头、碑身、碑座。光看碑头就可大致知道年代,比如早先周之前的碑头为圆首或尖首,传与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上面也没有浮雕纹饰。春秋之后的碑头逐渐加了浮雕纹饰,多为盘螭龙形,样式也多了起来,就看碑主身份,和刻碑人的手艺了。”他拿去自己的水壶,喝了一口抹抹嘴接着说:“这碑身呢,也分阴阳,正为阳,背为阴。上面的字也有讲究,以碑额为起,用隶书刻的叫题额,用篆书刻的叫篆额。”
一听有篆书,桓伊立刻追问:“这篆文,也有很多种吧?”
老者说:“这位公子所说确是。这篆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呢就是秦之前的金文石鼓文,小篆呢就是秦篆。”桓伊又问:”那不知这里的碑刻,是否有用鸟虫篆刻的呢?”老者眯起眼想了想说:“鸟虫篆?那要楚国的石碑上才有。”桓伊接着追问:“您见过?”老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