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内情况的,另外,窑里的不同位置还有几组探针,用来随时测量木料的含水率变化。
锅炉蒸汽进入后,窑头开始根据手中的册子,控制窑内的温度,湿度变化,眼下这些项目都是声控,也就是靠吼。提高湿度通过喷淋水来解决,降低湿度,就打开窑顶的排湿窗,一旁有准备好的劳工会摇动风机;而窑温高低则通过控制锅炉燃料添加量进行。
如此十几个小时以后,关炉熄火,然后继续排风,等到木料温度只比室外高20度的时候,就可以出货啦。
穿越众干燥的第一窑木料是从附近竹林砍来的绿竹,根据资料,绿竹在干燥14个小时后就可以出窑。
窑门打开,四位将军不顾燥热,说笑着进去一看,嗯,竹材两头有点开裂......大概忘了通竹节?
竹垛上层这些货咋都弓起来了?咱不造复合弓啊!......大概忘了压点重物?
中下层的竹材含水量全部是乱的?握草,握草,大概是窑底气流循环没掌握好......
老同志遇到新问题,四将这一刻只剩握草了。
看着眼前这一堆七拱八翘,两头爆裂,犹如被油炸过一样的绿油条,所有赶来拿成品的穿越众统统掩面而去,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