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现在已经开始了转化过程:三分之二的壮劳力和一部分妇女被赶去张苏滩,男的修建港口,女的做饭。他们已经从佃农事实上变成了雇工,未来等这些人被陆续运走后,他们还会被转化成产业工人。
村里剩下的老弱病残和一部分劳力开始重新平整土地,准备播种主家运来的新型农作物——周边已经变成了一处明代罕见的连片大农场,所以剩下的这些人足够应付农活了。
留守的这些人失去了管理土地的权利,也失去了佃户独立核算的权利。他们现在其实和台湾那些工人是一个性质,都是“国营农场”里领工资的雇工。
尽管很不适应,也搞不清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但是对于穷苦的底层人来说,他们眼下是没得选择的——不按照新东家的意思办事,他们就会被赶走变成流民,或者被抓去变成奴隶抵债。
不过这种困惑迟早会消失的:农夫尽管不识字,但是未来生活条件地改善他们是能感受到的。更不用说到年底的时候,等他们看到周边那些佃户的惨相后,就会反过来卖力吹一波新主家了。
由于港口的建设是缓慢扩张的,所以左家农场这种邻近的田地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具体这里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住宅小区和工业用地,那还要根据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