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人数增加到了两千余人。
......
在江南地区搞大型工程有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好处:粮食。
17世纪的工程是很难搞的。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下子聚集起来几千壮劳力的话,后世人压根没有概念的粮食转运就成了大麻烦。
这就相当于在县城附近集结了一支饭量巨大的军队,但凡穷苦一点的地区,库存很快就供应不上了,需要从附近地区输送粮草。而这种输送的成本是很高的,在北方地带,运十车能到五车就不错了。
穿越国在福建搞工程的时候,就吃了这种苦头。山区粮食运输困难,福建本身又是缺粮省,所以一开始缺乏经验的工程指挥部很是在这方面栽过几个跟头。
而在江南地区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四通八达的内河水网就保证了补给的及时,低成本运送。
其次,尽管粮田已经被大批的棉田所取代,但是由于杭州是漕运总站,所以江南地区粮食是不缺的——南方各省的漕粮都会在这里集中。
有明一代,为了维持明面上的400万担漕粮,整个漕运体系的成本是越来越高的。
到了明末,所谓的400万担定额早已不敷使用。中央,各地官府,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