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战”都是有循环圈的。这两个循环圈,在日本棋界被称为“黄金交椅”。随便在循环圈内下一盘,对局费可能就是几十万日元。更别说头衔战的决赛了。
因此擂台赛对很多日本棋手来说。确实存在一个“钱少责任重”的问题。难怪小林光二不怎么愿意参加这个比赛。
但同样的钱,放在中国就不同了。特别是80年代的中国,那绝对不算少。
第1届擂台赛中方获胜后,参赛成员总共分了2万人民币的奖金。其中立下殊勋的聂旋风独得1万,5连胜的江祝久独得7千,其他3千被其他棋手平分了。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点奖金好像不值一提。但大家要知道的是,那个时候是85年。在那个时候,“万元户”这个名词,还在国内非常流行。只要想到这点,应该就想得通了吧?
更何况,在这个年代,中国棋手也不是依靠比赛奖金生活的。例如现在的李小强,他虽然还没有进入国家队,但是在省围棋队,他还是可以领一份工资的。另外,在国家队训练时,他算是运动员的身份,还可以领取运动员补贴。这些钱虽然不多,可在这个年代,有钱也没有多少地方花不是。
现在已经是80年代末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重要的是,日元好像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