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余味”,这本身就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在李小强以往的对局中,他自己好像就是此道高手,至少在世人的眼光中。这点算是李小强最出彩的地方。
那点“余味”到底是不是“隐患”呢?说实话,李小强自己也希望是自己的错觉,是自己在疑神疑鬼。但是在这一刻,李小强宁愿相信自己的直觉。
既然觉察到危险,感觉到了隐患。那肯定就要想办法排除。这是最正常的思路。李小强在中午休息期间,主要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让李小强郁闷的是,自己虽然发现了“隐患”,觉察到了危险。自己却无法有效的防范。因为这也仅仅是“隐患”而已,而不是明显的“漏洞”。更何况。这种“职业级”的隐患往往比较高级。比较隐蔽,是随着全局的形势而变化的。换一句话说,是一种“动态的隐患”。
在比赛中,能不能有效的捕捉到对手的这种弱点。能不能将对手的“隐患”确确实实的变成“漏洞”。这其实也是区分棋手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你水平低一点,对手虽然有隐患,你却完全没有感觉,这样的话。对手的子效就会显得很高。这样的话,你是不足以赢棋的。
能够感觉对手的隐患,觉得“这个地方有很多余味”。但是没有足够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