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自动脑补。
于是,傍晚的报道新鲜出炉了。
文章里,罗记者继续自己之前的煽情风格,报道里重重的渲染音乐才子的悲情。在他妙笔生花的描述中,读者们看得:一位乐观向上,满怀音乐梦想的热血青年,兴冲冲的在酒吧里约见某著名唱片的某主管,将凝聚了自己无数心血的音乐作品递交对方,结果,无奈的遭到某主管当场的羞辱和无情拒绝!
满腹音乐才华无人欣赏,为梦想也为生计,墨镜哥只得白天辛苦打工,晚上到庙街路边摊公开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墨镜哥用事实证明,他的二十首歌曲很受年轻歌迷的欢迎,迅速风靡了整个香江。罗记者在文章里很为墨镜哥抱不平,痛心疾呼其他唱片公司,要睁开慧眼,千万不要埋没了这样的音乐才俊!
八卦的标题,有根有据的爆料,让《东方日报》在一干内容中规中矩的报道中再次脱颖而出,成为香江市民抢购的对象,报摊上的报纸很快被抢购一空。
这条爆料,惊爆了市民眼球!
一整天来,人们猜来猜去去,这样水准的年轻歌手,为何会甘于庙街这一块小天地?却原来是专业唱片公司看不上人家!
歌迷们纷纷破口臭骂,到底是哪家唱片公司这么睁眼瞎?这种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