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增加点量,最好是每天有八百只,所以麦穗儿便和姐姐商量,加点品种数量。保温桶也增加了一只小一点的。
这样话的每天就可以有五两六钱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银子给的多,掌柜的也豪爽,结账从不用拖欠,而且只多不少,还包揽了这两年的粘玉米棒子,木耳。
所以这质量一定的保证了。
她觉得去年荏子收割后麦苗儿给自己人蒸的包子很好吃,还有用在积云山上打的野核桃仁伴着炒面调料蒸出来的也很好吃。
这两样包子在庄户人家眼里是慰劳自己,尝个鲜,但在城里人眼里应该是稀罕物,便决定就加上这两种。
麦穗儿笑嘻嘻的拿起一只样子很像核桃的包子,咬了一口,甜甜的油油的香香的,很好吃。
而荏子包子则是将荏子炒熟也擀细,加上点炒熟的白面,调料拌均匀,吃起来油腻腻香喷喷的。
麦苗儿的手艺好,虽然是村姑,却也懂得物有所值这句话,人家给出这么高的价,得对得起了。
所以不但包子包的大小均称,皮薄馅儿多,每道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核桃仁荏子都用擀杖擀的细细的,红糖炒面都捏的细细的,为了区分,各种包子还有不同的样子。
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