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本来都意味儿。
就像是吃反季水果一样,举个例子,一个七十多岁的人,跑去酒吧蹦迪,人家还得怕你突然心脏病发作不敢让你进去。
所以,年轻得闯,哪怕最后放弃,也不枉来过一次。
其实成功与失败从来没那么定义明确,我们本就是一丝不挂来到了这个世界,等死的时候,身上挂的不论是军功章还是伤疤,其实都是收获。
怕就怕,最后走的时候,依旧是一丝不挂。
三、樱四校与后海酒吧
到北京当然不能不见宽城人,华与我哥都工作了,觉得他们北漂也挺忙的,也就没去打扰,最后先去找了孟文杰与在百度实习的树森。
樱四校是孟带我去见的,中医药,北服,北化,还有对外经贸大学。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某个家伙把张仲景认成了李时珍,这让我对于祖国未来的医疗事业更加担忧。
樱四校之中,最喜欢的是对外经贸,路过的时候,听到那些老外一嘴正八经的京腔,还有交了外国男朋友的女生,觉得充满一种古怪的滑稽感,不过也很失望,那就是没见到交了洋妞的中国哥们。(至于为什么失望,这与宿舍一项秘密相关。)
挺羡慕这些能在异国他乡漂泊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