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教授接受了救场演出,随后便开始做演出之前的准备工作。`
时间太短,将一上百行的长诗全都背下来肯定是来不及的,不过有乐谱夹这种东西的存在,捧着朗诵完全可以。
纳兰教授拿到长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找人核对自己吃不准词语的音。为了一个“di”和“de”的区别,他可以饱含深情的在你面前朗诵好几遍,只为了让你帮他判断朗诵时是用“di”好一点,还是用“de”更合适一点。
这样的纠正一直持续到晚饭之前。
晚饭之后,纳兰教授不再继续纠正读音的工作,而是一个人走到湖畔,默默的琢磨晚上的朗诵应该使用的语气、动作、声调这些具体的细节。这一项工作,一直做到了纳兰教授上台之前。
凭心而论,纳兰教授的演出并不精彩。他的朗诵激情有余,沉稳不够,节奏上也没有完全控制好,因为激动的原因声调全都是上扬的,没有高低回转之间的对比。
但是观众却非常买账。
观众们并不懂得朗诵应该如何进行,他们只知道舞台上这个很精神的小老头,极富激情的为大家朗诵了一长诗,一描绘云省秀美山河壮阔历史的百行长诗。
朗诵到最后,纳兰教授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