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昧于这一种美善的境界,实在是理想过高无益于实际的缘故。
墨家曾和儒、道并称显学,许多教义可以弥补儒家的弊病,理想甚至高过儒家,然而不数传便湮息无闻,虽使后人常起追挽之思,事实却也不足顾惜。一来墨家虽然成了绝学,一些精神却是流传下来了的。其集中体现便是民间的帮派。墨家的教义是天志、明鬼、兼爱,颇有宗教精神。形式则有一钜子作为教主,以规条厉行约束。这和民间帮派内部讲义气、又‘帮有帮规’之类别无二致。稍成气候的不过是白莲教、盐漕帮之流,理想一些的像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实在造就不出多少文明气象,而梁山遂不得不在宋江的带领下招安归顺,报效朝廷。实质则是宋江标举忠义走上了儒家的道路。世人愤懑于五浊恶世贪欲横流,对贪官污吏多致不满,因而对宋江之流的结局扼腕叹息,但是啸聚山林实在不能称之为一种出路。
诚之先生有言,世上只有良心发现的个人,而没有良心发现的阶级。而宗教家常欲造就一种觉悟的团体,其结果势不得不事倍功半。即如墨翟的感召能力,能使数百墨者赴汤蹈火、战不旋踵。但使一集团扩充至千万,能否个个保有高尚之人格就大可置疑了,况且一集团一旦气候大成,求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