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解决的危急往往又趋之若鹜,焚香祷祝、盟誓许愿到了毫无操守的程度。
乾隆年间的纪昀负责修纂四库全书,学识是非常广博的,他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极擅于谈神说怪的,然而作为一个顶级的大学者对神仙的认识亦不过止于聪明正直,无怪适之先生说他便佞善柔,品格不高了。
纪晓岚虽以说理自负,自以为有益于劝惩。其实他对仙道的认知远不如蒲留仙的《聊斋志异》。甚至不如给蒲书作序的紫霞道人,其人说:‘人世不皆君子,阴曹反皆正人乎?江河日下,人鬼颇同。难道幽冥之中,反而是圣贤道场,日日唐虞三代,有这种道理吗?’
相传颛顼命重、黎绝地天通。人、神之悬隔由来已久,三界的风气总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概不像凡人期盼的那么好,只是天域广大,差足维持罢了。
天道之无恩也久矣。老聃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荀卿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间板荡,乱世流离,至于卖妻鬻子、民不聊生的惨状,千年以下何曾少过。若说神仙有慈悯之心几时又稍加救渡?
单看西游一传。天庭神将上天做官,下界为妖,六御中东华、南极,西天如来、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