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圣母将皇天鸿钧放逐西方,遂开启了泰西一脉。东西方文化大异其趣,即于语言一端恐怕也难以调和。然而三界日趋大同,必会出现通行的仙界语言,当以中夏华语和修罗鹰语最具资格,至于齐一之局就难以断言了。
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夏就实行封建之制,相传夏时万国,商代封国三千,周初还有八百诸侯,后来周室衰微,春秋有五霸迭兴,尊扶王室,攘斥夷狄,到了战国更是屠城灭国,兼并成风,最终强秦扫空六合,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奠定数千年的统一局面。
秦始皇之所以能做成这番伟业,表面上看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六国不能自振,终于吞食殆尽。实质则是三皇五帝、周公孔子,制礼作乐,齐一文化,缔结出广土众民的硕果。
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是老生常谈,用来观察中夏王朝灭亡确乎若合符节,然而观察九州以外,三界万国,合而不能久,分而不能合的比比皆是,欧罗巴的地域与吾夏面积相当,纷纷数十国,各有其语言文字,即便都是胚胎希腊、承袭罗马,何尝有齐一的局面。
只有修罗鹰国倚恃舟舶之地,枪炮之威,远跨重洋,开疆拓土,一度建立庞大帝国,流风遗俗至今未曾衰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