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穷的知识,是很徒劳的事。凡夫选择性情相近的学科成一些专门的学问,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文、武两道,有偏重而无偏废,文武全才虽然绝世稀有,作为一种必须的质素总该有所涉猎,而不是说人人都要到专门名家的程度。
天地本是浑然一体,从其创分来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千差万别,种种不同。自其统合来说,宇宙万象大多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性质,儒、释、道纵有无穷法门,无非是一种修行,三界的物类大同小异,人与人构造上差别更小,显而易见的也只有肤色发质罢了。
修行法门根据肉身和灵魂的不同,虽有炼体和炼气之分。炼体的能肉身成圣,炼气的则化神返虚,阴魂和阳魄已经浑然一体了。
文、武两道同样是如此,武功最高的境界并非肉身的强固,而是兵法韬略。项羽学书学剑都无所成就,他的叔父项梁责备他,项羽说剑术杀伤力有限,不值得一学。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
兵法虽是武事,就需要一点文字基础,自古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考武举的《武经七书》几乎都是名将的著作,孙武、吴起、姜尚、李靖这些人,反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