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月老志 > 正文 第620章 才德
    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只要是道德的,都应该坚定不移的去做,并且要做到极处。
    尾生的‘信’可谓是做到了极处,但却没有做到好处,人类之所以尊崇道德,是因为道德让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精神安适,道德并非人类的本能,而是一种行为操守。
    因为恪守道德而牺牲性命并不奇怪,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孟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因为仁、义不单是一己的道德,更是社会的公理,牺牲掉自己的性命,可以使公平正义得到伸张,将有更多的人受益。
    太史公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取义成仁的死因为有价值,这种道德才能够成立。
    俗话说,‘死得其所’。文文山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德重于性命,但道德的死必须有超乎一己性命之外的价值,否则就是轻于鸿毛,不能成为模范。
    春秋鲁国有一位伯姬,一天晚上宫中大火,她坚持傅母不至,夜不下堂的道德,结果被烧死了。
    鲁国是保存周礼最完备的国家,但它好像没有考虑到夜间大火的时候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