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月老志 > 正文 第846章 硝烟
。自西学东渐,海内板荡,一时巨子提倡新道德,新文化,孰不知道德、文化只有好坏,没有新旧。世人方求新鹜奇,以为新的都是好的,旧的都是不好的,哪里有这种道理?
    时人既群趋于新,是非不合于古人,即斥之为愚忠、愚孝,忠孝即是道德,道德只有高低,没有智愚。
    智愚只能用来评价人,不能用来评价道德。这个愚既非道德上的,往往也不是智力上的,因为被评价为愚忠、愚孝的人并非智力有何问题,诸如闻仲之流。只是指这种道德行为不符合时人的道德标准。
    所谓愚忠常常指对不必尽忠的对象尽忠。例如纣王,他的凶暴是史有定评的,闻仲为了维护纣王朝廷临阵而殁,可算是不遗余力了。一个人的观念大抵离不开四种因素,两大作用。四种因素即:势利、利害、亲缘、是非。两大作用即:理智和情感。
    显而易见,闻仲的选择是势利、利害、亲缘联合作用,战胜了是非善恶观念。
    论势利他是当朝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利害,他的地位和殷纣朝廷紧密相连,一损俱损,论亲缘,他是纣王的老师。论是非,他也知道纣王暴虐,忠直之臣非死即黜。之所以还要扶保纣王无非是私心作祟,恋位固宠罢了。
    老子也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