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当国,他们自然不会奉承咱们神秀宫。”
秋晚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仙道门派和道术世家能传承数百年,声望不坠,必然是长袖善舞,擅于左右逢源,像墨子那样摩顶放踵、急人之难,并不多见。墨家数传之后,便也流于镖师、侠客、看家护院之流,萎靡不振了。
孟子强调义利之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一个人居仁由义,惟义所在,难免处处碰壁,安能不穷困潦倒?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即是利。富贵有义有不义,孔子只反对不义而得富贵,他也承认富与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合乎道义而得富贵,便不肯接受。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诸葛亮说现在没有讨平汉贼,报答先帝知己之德,妄自尊大,不合乎道义。如若北伐成功,兴复汉室,就算十锡也可以领受。
可见义利本来不是根本对立的,但是很多人惟利是图,并不管它合不合乎道义。阳货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富即利,仁兼义,不择手段谋取富贵的多了,世道一天天变坏,坚守道义的就只能像颜回、原宪那样,贫贱自守。
义和利便在事实上对立起来。‘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强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