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绝大多数人对孔子和儒家也谈不上什么了解,凡夫关心的往往是切己的事,虽然说‘尧舜与人同’,‘佛即众生’,但‘人人可以为尧舜’、‘众生即佛’,一直都只是美丽的憧憬。
在交通可及的范围内,总是有富裕和贫穷,并且一部分人的富裕必然以另一部分人的贫穷为代价,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礼记》中便有天下大同的梦想,然而几千年来一直都无由实现。这是很明显的事,人情都喜欢富贵利达,但富贵贫贱皆为相对的概念,没有贫何来富,没有贱何为贵?人人为尧舜、众生即佛、天下大同、人人富裕,只能是美妙的谎言。
不过仙界器物发达,倒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用机械取代人力,可以将贫民解放出来,但是机械能否完全取代人力还是个问题。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据说绝大多数人在智力上是没有太多差别的。
孔子说的上智、下愚,老子说的上士、下士,似乎也并非单纯智力的因素。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