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趋之若鹜的人多了,仙山也便沾染了几分俗气。终南捷径便是对那些装模作样,待价而沽的虚伪隐士的讽刺。
山岳中名头最响的要算三山五岳,古往今来,有不少武人道士在山中修行或开宗立派,这对山中的修行资源自然是很大的消耗。
修行资源如灵芝仙草之类往往是经过成千上百年的孕育才能长成,人参果、蟠桃便是为人熟知的两种。仙道修行有炼体、炼气两门。炼体之法以服食为主,比起炼气更为容易。服食一度是仙道修行的主流,秦汉之际得道的尤多,后来天生地长的芝草急剧减少,魏晋转而向金石、矿物和丹药方向发展。
道术的兴盛,道士的活动对修行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道术的衰落和资源的稀缺也有很大关系,晚近器物之道大为精进,人类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旅游业方兴未艾,这对官府的创收确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名山大川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李白诗,‘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三山五岳已经不觉新鲜,修行者的足迹逐渐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区域。
南方的黄山,西南的蜀山,西北的天山,堪称是修行界后起的三大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