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的部属萧何、张良、曹参、周勃、灌婴之流都得到善终。卢绾则是做了燕王之后,心生异志,樊哙娶的是吕后之妹,刘邦怕他和吕后勾结危害刘氏,结果刘邦先死,也没有杀成。幸好樊哙比吕后先死,否则周勃、陈平诛灭诸吕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要算高明,但他虽免去了政权的威胁,功臣集团骄奢淫逸实是太平年代的毒瘤。
朱元璋则是大肆诛杀功臣,贪官,实质朱元璋颇为重视民间疾苦,杀一些功臣、贪官,对百姓减轻负担实在没有坏处。
《水浒传》中常说,搏一个封妻荫子,古人做官,不但父母妻子可以获得诰命,儿子也可以袭封。所以百姓除了养活朝廷官员,还要养活难以计数的宗室、外戚、功臣,结果只能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从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推论出来的。
这话虽然不错,但是一个朝廷总不至于尽失民心的。那些寄生的宗亲、贵族总是要加以拥护的,中间士夫绅士也要安于现状。下层的农人虽然切齿痛恨,还是要忍气吞声。但是王朝的覆亡总是一个积渐的过程,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