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目望去,就见到苏恪忽然一矮身,一缩肩,近身半步,手中的剑当胸朝阴尸咽喉刺去。
这身法十分熟悉,正是白猿剑法中的‘白猿献果’。
苏恪用这一剑的时机妙至毫巅,近身半步,正好就躲过了阴尸下砍的两柄斧头的斧刃,肩膀缩回,却不是为了躲避,而是蓄力!
近身半步之后,肩膀就蓄足了劲,犹如弹簧一般一弹,一下将手中的铁剑弹了出去,同时肩膀更是撞中了阴尸握斧的手掌。
这一撞,取的是白猿献果中第九式的‘担山劲’,力量由下而上,以大地为基,从脚升起,直涌入肩,这可以说是肉身能发出的最大力量了!
阴尸这一下斧头下砍,力量最凝聚处却是斧刃,懂杠杆原理的都知道,同样的角速度,力臂越长,力矩越大,现在苏恪肩膀撞在斧柄根处,冲击力不足斧刃的一成!
任何上乘武功都不说以硬碰硬,讲究的都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苏恪这一招就将这一精义青露无遗。
只听‘噗’一声响,铁剑剑锋如中败履,正正刺入阴尸咽喉,直入三寸,几乎将咽喉刺穿。阴尸手中的开山斧也被苏恪撞地捏拿不住,以毫厘之差越过苏恪的后背,齐齐掉在了地上,半个斧面都砍入了泥土,可见其力量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