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萧清宁提醒这件事情,倒是让李晚想到,自己如今,的确应该栽培几名子弟了。
师尊有事,弟子服其劳,自古皆然。
没有弟子门人,就不算是真正的立业,自己的技艺,也找不到人来继承。
自己的子嗣,倒也可以算是很好的传人,不过天资悟性,这些东西无法强求,还是要找资质和人品都过关的弟子为好。
萧清宁得知李晚的想法,不禁宽慰道:“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如果只是想要罗织党羽,不难解决。”
开山收徒,有两大目的,一是罗织党羽,寻找心腹子弟帮助自己,而是真正的继承。
前者的素质,可以稍低一些,而且人数也可以很多,挂上个李氏门人的名号即可,而后者,代表了自己李氏一脉的水准,也被外人看作是亲传之人,要求要高许多。
李晚思索一番,道:“刑道友的两个儿子,我打算收为亲传弟子,悉心教导。他们的父辈,与我有渊源,又将会从小到大,一直受我们抚养照顾,关系远非外人可比。不过,我现在缺的是挂靠在名下的记名弟子,你可有好的人选推介?”
萧清宁笑道:“这件事不难,从我萧家或者姝妹的林家,挑选一二远亲近邻即可,还有便是你的铜山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