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环境,终究还是要走入另外一条道途。”
“这道途,终究还是只能靠着自己去探索,跟在本座身后,捡现成便宜,就永远也不要想追上。”
“而若是他从此走入另外一条道途。所遇阻碍,又何尝会小?光是那些阻碍和困难,都有可能把他扼杀于萌芽,根本不需要我们动手。”
“甚至我们若是幸运,还有可能从其身上得到经验教训,又或者,相通往来,交流互补,以实现整个器道的腾飞!”
萧清宁闻言,眼睛一亮。
李晚这一番绪论。的确是高屋建瓴。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的格局就小,因为她是从两方竞争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帝英模仿天南器道,对天南器道有所威胁。当然就是要视之为敌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但李晚是从整个器道的角度去看,对于器道而言,帝英此番所为,是积极探索,模仿的同时又有所偏差。反而更像是主动替天南器道进行鼎革履新的试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李晚证道探路!
如果没有什么成果,自然是渐渐沉寂,改革失败,不足为道……但如果成功,那意义可就非比寻常了。
按照李晚的说法,他能模仿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模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