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也颇为详实,是诚心献出的态度。
提到关键的产量问题时,银月解释道:“此丹炼制难度不高,一名熟手的丹道学徒,若有丹方,便可炼制,依据材料的品质和掌炉之人的手艺,一炉耗时十时辰,成丹千枚至二千之间,此乃标准小炉,若得丹道宗门之大炉,便是同样时间,一炉成丹百万至数百万不等,具体数目依炉鼎大小和炼制技艺。”
李晚微讶:“难度不大,产量却高?”
若真如此的话,已经具备实用价值了。
萧清宁也为之惊叹:“按照这个说法,哪怕小门小户,利用手工作坊式的小炉炼制,一次炼丹,也可满足百名修士十日所需,多炼几炉,便相当于守着灵气泉眼等修炼之地,实在是供养宗门,栽培势力的无上宝物。”
一直以来,限制势力大小和高手数量的,从来不是其他,而是境内资粮本身。
这一物,算是把低阶修士所需的相关资粮运用到了极致,甚至有可能涉及到开发新资粮。
银月道:“不敢隐瞒灵尊和夫人,此物之所以一直难以盛行,却是因为,丹方研制代价极高,直到近代几经改良,才得以定型,后又慢慢摸索改良,改进缺陷,才拥有实用价值。”
“众所周知,丹道一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