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可不是咱们小老百姓能沾边的,干脆就叫大路。这名儿好,好就好在够低贱,穷人的孩子,名字叫低贱一点,才好养活。”
国大路倒是能理解这种想法,其实就算在21世纪,依然有老人给孙儿辈取个低贱的小名,这不是污辱人,而是名字越低贱的孩子,阎王爷看不上眼,容易养活。
国大路,从今以后就改名叫郭大路了。
郭大路挠了挠头,得,郭大路就郭大路吧,和原来的国大路只是改了一字,而且音也相同。
郭进让郭大路找来朱老村长,让他帮着郭大路在族谱上名,而且还要到城里县衙登记造册--当年郭大路失踪时,可是在衙门里备了案的,这时就要销案,还得上黄册。黄册相当于21世纪的户口本,上了户口本,官府才认你这个人,要不然,寸步难行。
朱老村长有些为难:“到衙门里办事,少不得又要打点,那些个衙役、快手,个个如同虎狼一样,不见一点腥味,可不会给你办事--没找你碴已经算好的了。其实要我说,就是不上黄册也没关系,上了黄册就要交人头税,还得服劳役,咱们村里好几户人家的孩子也没上黄册,不照样过日子。”
朱老村长这话倒是实在,老百姓头上税役繁多,民间想了种种办法逃税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