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好,微风不噪。
公羊子高斟酌着,将一杯茶饮下后,抚须缓缓道:“治病要除根,当今授官之弊,源于中正官之不作为,因此,整治选官之道,应对中正官正本清源。”
所谓中正官,是负责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另设小中正官。
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前秦末期,推举权则落入了上品之手。
所谓品第,是由中正官依据家世、品行、才能对士人确定品级,以此作为庙堂授官的依据。
但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标准,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在前秦末期,终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公羊子高之意,整治选官之道,需整顿中正官选拔制度,避免上品对中正官垄断,进而改革品第之法,甚至将家世剔除,只以品行和才能为品级标准。
公羊子高将心中所想娓娓道来,直到口干茶凉时,方才住口,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问:“王爷与谷主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