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过一摞书来:“家师云,师兄但读此论,即可入门。”
魏文成接过来一瞧,果然不是佛经,而是经论,总共三部,包括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三论啊……”他不禁暗自揣测,“我听说过佛教史上有个三论宗,难道这法朗和尚就是三论宗的?”
他猜得一点儿也没有错,法朗和尚正是隋唐时候盛极一时的三论宗的先行者之一。三论宗又名法性宗,据说始祖是后秦胡僧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译三论,推崇龙树、提婆之说,后传僧肇,僧肇传僧朗,僧朗传僧诠,僧诠传法朗……这个法朗曾与同门的智辩、慧勇、慧布三人并称为僧诠门下“四友”,时人名之为“领悟辩”、“文章勇”、“得意布”和“伏虎朗”。
说白了,法朗确实是当代高僧,其名永留中华佛教史——当然啦,魏文成前世对佛教并不怎么感冒,所以他才没有听说过。
他当时还琢磨着,佛经难懂,经论或许会简单一点儿吧,反正自己已经离开了林屋观,好马不吃回头草,也不可能去求恳重归门墙,那不如就暂且在广福庵中住下,学一学这三论吧。可是等到安顿下来,正式翻开书本,他才知道——我靠这玩意儿实在是太特么难懂啦!
虽说释教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