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询问了一下宋城致远堂驻地所在后,便前往见识了一下,这里和世俗人间的学馆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此授课的先生都是一些面相呈现天人五衰之相、寿元将近的老儒仙。这些老儒仙体内精纯的浩然正气使得他们无惧外邪,只要不刻意修练,那些世俗之气也不可能靠近他们,而且他们满腹经论,随修为浅薄,但道心稳固,出口之语便有为圣人立言之威,让他们来为这里的凡人种下浩然之气的心种是最合适不过了。
徐长青学识很杂,几乎遍及百家,儒家学问他也有所涉猎,当初他还曾考过秀才,只不过那时做的是八股文,算不得儒学正宗。如今这宋城内的大小书院所传授的儒学并非那种死板理学,而是真正的儒家至言,这些正好可以弥补徐长青儒学中的不足,填补九流大道中的空缺。为此徐长青并没有急着赶往雾镇,参加一个月后的太上清静天王朝宝库的开启一事,而是在这就连苦药堂分堂也没有的宋城之中停留了十天时间。每日他都在各个书院之间穿梭听讲,而没有讲课的时候,就会在书院藏书馆中查看昆仑儒家先贤的一些著作和笔记,增进自己的儒家学识。为此他在宋城最大的一间书院中租住了一间房子,而宋城各个书院的院长也都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内,认识了他这个少见的好学之人,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