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万平方米。
乾隆四十年前后,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又离皇宫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买下了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了大名鼎鼎的“和第”。
和珅因罪被赐死之后,嘉庆皇帝将这座宅第赐给了他“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于此同时,嫁给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咸丰元年,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的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他大筑邸园,并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恭王府府邸最深处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后面的墙共开了扇窗户,里面有间房,据说这里是和珅的“藏宝楼”,当年放满了珍宝,富可敌国。
嘉庆四年,嘉庆皇帝抄了和珅的家,搜出来的财富共约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和珅特别中意“福”字,蝙蝠就是取“福”字的意思了